父親節(jié)那天,打開包裹的瞬間,一件T恤赫然映入眼簾——胸前印著“優(yōu)秀父親獎”,下方一行小字:“小棉襖頒發(fā)”。那一瞬間,我手捧著這件特殊的“獎狀”,竟有些手足無措,心間被一股暖流激蕩著、翻涌著,那沉甸甸的溫柔熨帖了所有歲月的折痕。女兒已經(jīng)上大二了,這遲來的“勛章”,卻讓我憶起她幼時那雙因我的嚴厲而委屈含淚的眼睛;那曾經(jīng)不解的淚水,如今竟已釀成了理解的瓊漿。
記得她小時候,我常陪她游戲,伴她伏案讀書。最初,幼小的心靈總難理解父親的嚴苛:作業(yè)潦草了,必然重寫;承諾的事,再小也不容含糊。她委屈的淚光里,映照著一個父親近乎執(zhí)拗的認真。我深知,口頭的訓誡終如風過耳,唯有日常中嚴以律己,才是孩子真正能觸摸到的榜樣。人若想立得正、行得遠,便須讓行動本身成為無聲的訓導:言出必行、行必有果,絕無敷衍搪塞的余地。
未曾想到,這日復一日的堅持,竟在時光里悄然沉淀,于無聲處凝成孩子心中可感的重量。不知從何時起,女兒眉宇間那些不解的陰云漸漸消散了,取而代之的是日漸明晰的認同與默契。她開始自覺收拾書桌,主動分擔家務,學業(yè)上也日益專注。這變化并非一夕之功,而是時間用其無言之手,將父親行為的刻痕,一點點鑿進了女兒認知的磐石之中。原來最深刻的理解,并非耳提面命所獲,而是榜樣在歲月里默默滲透而生的回響。
工作亦是如此,無論大小事務,皆須認真對待,如同對待幼時女兒那每一筆一劃的作業(yè)。無論面對的是稚嫩心靈還是繁雜世事,那份“認真”與“負責”的精神內(nèi)核,始終如一。工作成果,亦如對孩子的教育,須經(jīng)得起時間這位最嚴苛考官的檢驗——那些投機取巧、浮于表面的應付,終將在歲月沖刷下原形畢露;唯有沉心靜氣、扎實誠懇的付出,才能沉淀下價值,如陳釀般歷久彌新。
女兒寄來的這件T恤,輕軟如無物,在我心上卻重逾千鈞。它是一面映照歲月的明鏡,既映出往昔耕耘的印痕,也映出未來道路的明燈。原來世間最珍貴的勛章,并非金玉鑄就,而是由理解的光華與時間的恩澤共同熔鑄而成。它無聲地宣告:唯有那些沉甸甸的真誠付出,才能穿越漫長光陰的塵埃,最終在時間深處熠熠生輝——這便是一個父親在人生路上,所能收到的最厚重、也最溫柔的“優(yōu)秀”認證。
(信息部 張曄)